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

名片裡的青春...?

週六到辦公室,雜事成打。

每件事都那麼令人提不起勁,遂通通不幹。

右手邊第二個抽屜沉甸甸的,想想,平常好像很少打開。仔細翻閱,是那些從前路線上交換來的名片,佔據了大半地方,但現在跑的完全不同,整個沒用。

我本來就喜歡整理東西,收納是嗜好,丟不丟的判斷裡,有成就感。乾脆整個人地上一盤腿,把抽屜裡的東西全挖出來,作一次整理。

過去的條理仍在,公司別是縱線,訪問的時間前後順序是橫線。銀行用「有沒有發現金卡」分兩大類(現在沒辦法這樣分了),金控用「資產有沒有破兆」收成兩組。科技線依據股票分類號碼,依次排下來,外商、本土投信投顧各自占一邊。

仔細收在名片本裡的,是在今週刊時期的名片。那時整天很閒,可以好整以暇的一張一張放好。不過卻沒分類,而是照每一次每一次的採訪、專題,依序排進去。分門別類是有一種無言的紀律,但不好找的時間序列排法,有棲息在這種排法裡的記憶。

有生以來第一場記者會,我跟駱怡君不熟,也擠不出問題要問,倒是有收藏癖的她問我:手錶很酷,哪裡搞來的?「啊,日本KENZO的副牌,男朋友託人帶回來。」

竟然還有社會調查局的人的名片。我那時還在唸研究所,查弊案查到被人恐嚇,說單純還可以吧?會擔心到沒辦法睡覺,猶記以前社長梁永煌說:「我要是妳,等著得獎都來不及了,還有時間擔心?」

一組十個的號碼,喚起我跟金融組姐姐們搶新聞,先問到重要人物手機的優越感。

來不及回家換衣服,台北銀行被富邦銀行買下的當天下午,穿著條紋T恤與白色牛仔褲就去採訪。丁予康說:「妳是大學畢業了沒?」

比起後來被人記得的大事件,譬如獨家訪到人間蒸發的陳由豪,這些小事,更令我印象深刻。比起國際大頭金閃閃的名片,這些不算太大咖的人,更令我難忘。也許因為當時沒麻痺,也許因為當時,還青春。

二十幾盒的名片疊起來,還蠻高的,表示我也發出了等量的名片,或更多。由下往上拍了幾張照片,像101,也像勁量電池的廣告。卻一點驕傲的感覺也沒有,覺得累積下來的東西,幾乎是零。以前好像很熟的人,再也沒連絡過。

正常啦。

整疊丟掉,以為自己會不勝唏噓,結果沒有,只想著等一下空出來的位置,可以放自己喜歡的東西。

PS要丟的時候,錦勳阻止我,說都給他好了,我其實不知道他可以留住什麼,但他是個惜物惜情的人,我知道。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
他可能是要帶回家當小孩的玩具吧..ㄎㄎ

不良無尾熊